以劳动创造书写新的辉煌最大的配资公司
——2025年全国劳模疗休养活动纪实
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东侧,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巍然矗立,气势恢宏。这里,成为200名劳模工匠涤荡心灵、淬炼思想的重要一站。
▲7月9日,在全总国际交流中心拍摄集体大合影前,全国劳动模范赵胜玉(右)用手机与身边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王燕自拍留念。
“重温党史,让我心潮澎湃。”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山东潍柴集团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王树军感慨万千: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在工作领域继续深耕,坚定前行,以劳动创造书写新的辉煌。
过去一周,受全国总工会邀请,第一批参加2025年全国劳模疗休养活动的200名劳模工匠齐聚北京,一同参加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接受健康检测和咨询服务,游览名胜古迹,在疗休养与相互学习中滋养身心,为日后更好地投入工作充电蓄能。
▲7月1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院长盖海山(左二)在全总国际交流中心开设健康主题讲座。讲座结束后,盖海山继续为劳模工匠们答疑解惑。
▲7月11日,在居庸关长城上,两位外国游客与全国先进工作者郝世玲(右二)合影。
以此为起点,今年7月至10月,全总将分51批次组织4500名劳模工匠赴全国22个疗休养基地进行疗休养。
感悟初心使命
步入中国职工之家C座一层的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抗争、图强、弄潮、领跑——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生动展现在眼前。
▲7月8日,首批参加2025年全国劳模疗休养活动的劳模工匠们来到中国职工之家,参观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
展厅内,一台“中国中铁技能豫军号”盾构机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全国劳模葛小青指着这台盾构机,给同行的劳模工匠介绍相关知识。原来,作为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焊工、特级技师的他,曾成功攻克地铁盾构机等产品关键部件的焊接技术难题。
“看到这个模型非常惊喜。”葛小青说,如今,盾构机已实现100%国产化,作为一名装备制造企业的技能焊工,他切身感受到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巨大飞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领跑。”
▲7月8日,在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国产盾构机展品前,全国劳模葛小青(前排左三)为大家介绍盾构机国产化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葛小青所在企业是盾构机国内厂商之一。
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刘丽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班长,来自“铁人”王进喜工作过的地方。展厅中,“铁人精神”及大庆油田展区令她频频驻足。“我感到无比激动。”刘丽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引领激励了一代代石油人艰苦奋斗,作为新时代石油工人,她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接续奋斗,书写新征程上的崭新答卷。”
此次参加疗休养的劳模工匠同葛小青、刘丽一样,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有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也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国工匠,他们大多来自基层一线,覆盖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展厅内的一个特殊展区,陈列着著名全国劳模包起帆捐赠的74枚奖章,吸引了不少劳模工匠拍照留念,其中,就有同样来自上海的全国劳模司献凤的身影。她是首批参加全国劳模疗休养活动的劳模工匠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今年28岁。
▲7月8日,在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一展柜前,劳模工匠们驻足观看全国劳模包起帆捐赠的74枚奖章。
司献凤是上海紫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培训师,七年间,她从普通美容师成长为金牌美容教练,以打造“美容匠人”为己任,培养了一批能力出众、可担重任的美容行业先行者。“包起帆劳模是我的榜样,我将更加坚定地精进技能,传承匠心,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年轻人,让工匠精神传承下去。”司献凤说。
坚守匠心本色
“何为工匠?工欲其器,匠入其门。工匠就是以产品为牵引,专注、卓越地做事情。”讲台上,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为劳模工匠带来了一场题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的主题授课。
▲7月9日,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为大家授课,宣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坐在听众席第一排的全国劳模张腾蛟深有共鸣。作为沈鼓集团总装车间焊工、压缩机管路焊接领域的技术带头人,他创新研发“熔池下沉法”等多项焊接技术,将车间管路探伤合格率从80%提升至98%以上,被同事称为“万能蛟”。
谈及工匠精神,今年刚刚当选“最美职工”的张腾蛟课后分享了自己的体会:“要把活干细,干成产品不行,干成合格品也不行,要干成精品,干成艺术品。同时,要甘于奉献、诚实劳动、追求卓越。”
从通信、遥感、导航,到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在航天五院的中国航天成果展,琳琅满目的航天科技成果彰显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新跨越,引得劳模工匠连连赞叹。
▲7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两位劳模工匠在透过放大镜观看月球样品。
“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同在航天领域工作的全国劳模、航天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钳工、特级技师杨峰深受触动。
航天六院负责研制火箭的“心脏”——液体火箭发动机,而杨峰就是为这颗“心脏”做阀门的人,他攻克了航天重大型号、重大项目研制中100余项难度大、精度高的斜孔、小孔加工瓶颈和难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作为航天人,要迭代发展更先进的航天技术,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杨峰说。
以更好状态投入新征程
一大会址复原场景、党的七大投票箱、开国大典影像……劳模工匠行走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重温红色记忆,回首峥嵘岁月,凝聚起奋发前进的精神力量。
▲7月10日,劳模工匠们在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时,随时用手机记录。
全国劳模王海艳是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布机车间甲班挡车工,17年来,从普通纺织工人成长为技术骨干,她成为大家公认的操作能手和质量标杆。
“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实属不易,先辈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穿梭在历史的长廊,王海艳深感现在的生活弥足珍贵,“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回到岗位上,要继续埋头苦干,更要创新巧干,带领工友积极探索新技术、学习新知识,解决难题、提升效能!”
这是全国劳模、福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快递接驳员王成第一次来到党史馆,看到馆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12个大字后,他立足自身岗位分享了感受:未来,要继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服务做到极致,以自身行动影响、带动更多的快递小哥。
“不仅是放松的机会,更是宝贵的学习平台。”为期一周的疗休养活动结束后,劳模工匠们纷纷表示,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彼此间有了深入的沟通交流。王成说,这让他浑身充满力量,也收获了更多想法和启发。
▲7月11日,参加疗休养的劳模工匠们在居庸关长城上与参加2025年工会夏令营的小朋友们擦肩而过。
对王树军而言,一周的时光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充电”。此次劳模疗休养活动让他更加坚定了未来的前行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搞好技能技艺传承工作,争取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为打破高端装备国外垄断贡献力量。
“通过疗休养调整好身心状态,回到岗位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张腾蛟说,要带领身边的产业工人把企业建设得更好,尤其在技术传承上,“不能让‘绝活儿’绝了,而要让‘绝活儿’活了。”
还有不少劳模工匠不约而同地表示:“疗休养活动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关心爱护、重视尊重。”据了解,为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今年还将开展“追溯百年工运根脉、匠心筑梦实干兴邦”“劳动英雄树榜样、百年工运塑辉煌”“追寻工运足迹、感悟航天精神”等专题疗休养活动和产(行)业特色疗休养活动。自2000年至今,全总已累计组织7.1万人次全国劳模工匠参加疗休养。
精彩图集
直击2025年全国劳模疗休养活动
↓↓↓
▲7月9日,2025年全国劳模疗休养启动仪式在全总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图为参加启动仪式的劳模工匠们整装后走出房间。
▲7月9日,2025年全国劳模疗休养启动仪式在全总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仪式开始前,与会的劳模工匠代表互相帮忙整理绶带。
▲7月9日,在全总国际交流中心拍摄集体大合影前,原本不太相熟的劳模工匠们互相交流、加微信好友。
▲7月9日,2025年全国劳模疗休养启动仪式上,劳模工匠代表们登上台阶准备拍摄大合影。
▲7月9日,2025年全国劳模疗休养启动仪式在全总国际交流中心举行。
▲7月8日,劳模工匠们来到中国职工之家参观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
▲7月8日,劳模工匠们参观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
▲7月8日,在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百名劳模入党志愿书展墙前,参加疗休养的工匠代表们纷纷驻足围观。
▲7月8日,劳模工匠们参加脑状态检查及健康指导活动。图为全国劳模徐培培(右二)做完检查后,工作人员现场分析检测结果。
▲7月8日,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刘丽(左)参加脑状态检查活动。
▲7月8日,参加疗休养的工匠代表们向从事脑电波检测的工作人员咨询健康问题。
▲7月11日,在全总国际交流中心举办的健康讲座结束后,自学过中医理疗的全国劳模李香花(右一)给另外两名全国劳模讲解按摩知识。
▲7月11日,劳模工匠代表们在居庸关长城上打卡留念。
▲7月11日,参加疗休养的几位劳模工匠在居庸关长城上合影。
▲7月12日晚,在全总国际交流中心举行的劳模联欢会上,本月出生的劳模集体庆生。
▲7月12日晚,在全总国际交流中心举行的劳模联欢会上,来自黑龙江的几位全国劳模在台下排练,准备上台表演三句半节目。
▲7月12日,来自公安系统的全国先进工作者们表演完节目后向台下观众敬礼。
▲7月12日,联欢晚会临近结束,劳模工匠们集体演唱《歌唱祖国》。
工人日报记者 赵欢 摄影 吴凡 视频 窦菲涛 刘儒雅最大的配资公司
优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