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宣布,波音公司已开始为美国空军生产首架F-47第六代隐形战斗机,并且声称该机将在2028年左右进行首飞。不过,美国战区网则表示期货公司配资,即便能按照这个时间点完成首飞,那也比中国的六代机晚了4年,因为2024年底,中国就已经首飞了两款六代机。
图:波音公司发布的F-47渲染图
如果再加上首飞后的测试时间,那么F-47的服役时间比中国六代机还会更晚。
之前美军F-22从首飞到服役,是测试了8年,F-35A从首飞到服役是测试了10年,所以美军新一代战机从首飞到服役,最快也还要测试8年时间。也就是说,美军F-47如果顺利,将在2036年左右可以服役。
而中国的歼-20战机从首飞到服役,只用了6年时间,所以中国的六代机如果研发顺利,最早服役时间可能在2030年左右。
这么算下来美军六代机的服役时间,比较乐观的情况下,会落后中国6年。
展开剩余80%图:F47的渲染图并不代表最终状态
不过,就波音公司目前的状态,6年的差距,可能还是过于乐观了。
当前,波音正面临产业基础持续退化,大量熟练技术工人流失的困境,其后果便是产能大幅下滑,疲软的交付能力使波音难以按时完成美军订单。目前就连F-15EX这一成熟机型的交付都屡屡延误,足以证明其生产线已处于低效运转状态。
而六代机原型机的制造难度远超成熟机型,需要专用生产线、高精度加工设备、熟练的技术工人团队,这些都是当前波音所缺乏的。
图:根据渲染图预测的F47外形
其次,波音的研发节奏跟不上2028年首飞的需求。一款战机从设计完成到首飞,需经历方案评审、详细设计、零部件制造、原型机组装、地面测试(如发动机试车、航电系统调试、滑行试验)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而 F-47 至今仍处于设计论证阶段,尚未完成详细设计。
这意味着即便波音从现在开始加速,完成详细设计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零部件供应商招标与筛选又需要1-2年,地面测试至少需要6-12个月,仅这些环节就需要花费3-4年的时间。
图:网友预测的F47侧视角
若再考虑设计调整、技术故障排查等突发情况,至少需要5年才能实现首飞。从2025 年算起,2028年首飞仅有3年时间,完全无法覆盖上述环节,节奏上根本无法匹配。
同时,除了F-47以外,波音还参加了海军F/A-XX的项目竞标,虽然根据波音发布的渲染图来看,F/A-XX与F-47技术高度重叠,但同时参与两个项目还是难免分散了波音的设计团队,降低了F-47的研发效率,这对于F-47本就不充足的研发时间无疑是雪上加霜。
【波音公司发布的F/A-XX渲染图,疑似和F-47一样也是鸭翼布局】
此外,F-47想要项目落地,成功首飞,也离不开巨量的资金支撑。而美国国会却在不断削减项目预算,同时,波音自身也深陷产品危机,亏损严重。
全新制造的4架KC-46加油机因其中两架机身出现裂缝暂停交付、T-7A教练机因问题频发导致项目延迟、737MAX事故不断,这一切致使波音累计亏损超过270亿美元,自身也没有大量的多余资金去对六代机所需的大量新技术进行深入验证与实用化开发。
此外,原型机制造需要配套的发动机、雷达等核心子系统同步交付,需依赖普惠、通用、雷声等供应商,若供应商因资金短缺延迟交付,原型机制造将直接停滞。
就当前美国国会连续削减项目拨款的情况来看,供应商获得的资金支持同样有限,子系统研发进度大概率滞后(配套发动机项目NGAP项目更是直接暂停),进一步压缩F-47在2028 年首飞的可能性。
与还是“可动PPT”的F-47相反,中国新一代战斗机早已完成首飞并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内。
这说明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新一代航空制造业体系,从材料研发、发动机制造到航电系统集成,均具备自主可控的能力,且产业基础稳固、技术人才储备充足,项目预算充足,能够支撑六代机项目按节奏推进。
图:网友想象的中国六代机
相比之下,美国因去工业化导致产业基础退化、人才流失,即便提出 “2028 年首飞” 的目标,也因企业能力不足而难以实现。
去工业化导致的产业链崩塌、波音设计能力的断崖式衰退、国会不断削减项目预算,共同构成F-47项目的“死亡三角”。
当代表美国未来空中力量的先进战斗机期货公司配资,沦为社交媒体的笑柄,当国会不再为昂贵的项目买单,当对手已实现从图纸到验证机飞上蓝天的跨越,F-47的结局已清晰可见。这场耗资数千亿美元的”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终将成为美国军工复合体盛极而衰的里程碑。
发布于:河南省优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